日前,我國廣大農村的保險覆蓋率還相當?shù)?,而且,上?guī)模的、行之有效的農業(yè)保險在近期內也不可能在農村廣泛開展,這與國民經濟建設及社會發(fā)展極不協(xié)調。筆者通過廣泛調查走訪,認為要在當前情形下實現(xiàn)縣域保險業(yè)的有效突破,必須確立如下基本思路。
產品對路滿足農村差異化的保險需求要發(fā)展縣域保險,就要推出適合農村生產生活需要的產品,這就需要保險人做大量的調查研究工作,準確地掌握農村的保險需求信息,重點弄清農村不同家庭的個性化保險需求。
農村保險需求是多層次的,根據(jù)其與自身利益的相關程度,保險標的可依次劃分為如下幾類:一類是家庭財產;二類是交通工具及農業(yè)生產工具;三類是種養(yǎng)業(yè);四類是人的身體,相關險種有意外傷害保險、重大疾病保險、住院醫(yī)療保險、養(yǎng)老金保險等。從上述保險需求看,農民將財產保險放在第一位,而將人的身體的保險放在最后一位,這正好反映了農民的價值理念與城市居民相比存在明顯差異。造成這種價值理念差異的根本原因,還是要歸根于農村經濟的相對落后。那些偏遠地區(qū)的農民,當溫飽問題還沒解決時,不會考慮參加保險;當基本生存問題解決后,考慮的也只是對賴以生存的財產進行保險;只有當自己擁有了一定的積蓄、打下了一定的經濟基礎后,才會考慮參加更高層次的保險,如人壽保險。這種現(xiàn)象符合人類需求的遞進發(fā)展規(guī)律,是很自然的。因此,保險公司在研制在縣域范圍內推廣的保險產品時,要綜合考慮這些因素,只有這樣,推出的產品才會受到農民的歡迎。
條款通俗化費率靈活化目前的保險條款,尤其是部分壽險產品的條款晦澀難懂,即便是具有較高文化層次的人都難以看懂;有的條款模棱兩可,可以作多種解釋,這是我國保險業(yè)存在的有目共睹的一種弊端,也是一個久治不愈的頑癥。要發(fā)展縣域保險業(yè),首先就必須解決條款晦澀的問題,如果向農民發(fā)放一些讓他們看不懂的條款或宣傳資料,農民在反感的同時,會對保險公司的宣傳動機質疑。
另外,費率要允許上下浮動。這樣既體現(xiàn)差異化服務的理念,又遵循了商業(yè)經營活動普遍的原則———公平性原則,是保險業(yè)經營的發(fā)展方向。值得注意的是,如果從服務于“三農”的宗旨出發(fā),農村業(yè)務的標準保險費率不能制訂得太高,應結合該縣域的GDP值、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、農村居民人均年消費性支出等指標,在城市費率的基礎上降低相應的檔次厘訂費率。而且,還可以考慮對農村業(yè)務部分給予減稅或免稅。
實行服務承諾制惠民便民1.承保如實告知。這一點,也是保險人最難做到的一點,就是在動員農民投保時,先將擬投保的險種的條款完整地、如實地向農民進行講解,不夸張、不隱瞞、不斷章取義,使投保人徹底明白條款精神,然后決定是否投保。
2.理賠快速準確。農村的投保者,離地處縣城的保險公司很遠,當保戶出險時,保險公司要及時趕到現(xiàn)場確有一定的難度,這就要求保險公司有充分的思想準備,要事先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查勘定損方案,并將這些方案制度化、程序化,做到盡能可在第一時間趕到事故現(xiàn)場進行查勘施救,妥善處理保險責任事故,讓保戶及時獲得滿意的理賠服務,及時補償自己遭受的損失。
3.拒賠耐心解釋。一起案件能不能賠,實際上是一個很復雜的問題,有的案子,連保險公司內部都有幾種不同的意見,難以統(tǒng)一,更何況對于對保險本來就不怎么熟悉的保戶,他們又怎能一下子弄清該不該賠呢?因此,對作出拒賠處理的案子,保險查勘理賠人員應深入到出險保戶家中,反復地、耐心地做解釋工作,直到保戶心悅誠服,工作才算完成。
4.續(xù)保全憑自愿。目前開辦的險種,除機動車輛實行強制保險外,其他均憑投保人意愿投保。農村保戶保險到期后,保險公司上門辦理續(xù)保時,切忌歪曲保險政策,強制他們投保,而應該明確地告訴他們:參加保險與拒絕保險均是你們自己的權利,可以自由選擇,保險公司無權干涉。保險人的真誠與坦率,反倒更能贏得農民朋友的信賴,激發(fā)他們保險的熱情,讓他們最終作出續(xù)保的選擇。
總之,發(fā)展縣域保險服務雖然工作繁復,但卻是對農民、保險公司和國民經濟都大有益處、大有前途的事業(yè),是“三農”建設必不可少的,只要扎實、認真去做,相信會有廣闊的發(fā)展前景。